
【早筛早诊早治,筑牢肠道健康防线】
4月17日,在第31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4月15日-21日)期间,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传来捷报:依托湖北省人民医院消化专科联盟的技术支持,团队成功为两名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患者实施高难度内镜手术,一次性精准切除十余枚高危息肉,术后24小时无并发症,标志着附二医院消化道早癌防治能力迈上新台阶。
【技术突破:家门口的"国家级"医疗】
74岁的唐爹爹是典型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患者,曾因内镜术后大出血辗转求医。此次通过专科联盟绿色通道,省人民医院安萍教授专家团队全程指导,针对其结肠内3-4厘米广基高危息肉,采用新型改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结合止血夹预置技术,实现精准切除,节省医疗费用同时减少并发症发生。56岁的胡大娘作为家族中首位接受系统筛查的成员,也在联合诊疗中及时切除了癌变风险病灶。
"过去这类患者需转诊三甲医院,现在通过专家驻点、远程会诊和同质化培训,复杂病例也能在基层规范治疗。"内三科主任、消化内镜中心负责人高新生表示,联盟成立以来已开展早癌筛查300余例,内镜微创治疗成功率提升至99%。

【警惕"家族癌":认识家族性结肠息肉病】
家族性结肠息肉病(FAP)被列为遗传性肿瘤防控重点疾病,具有三大特征:
1.显性遗传:父母一方患病,子女50%概率携带突变基因
2.幼年发病:青春期开始出现肠道息肉,20岁后癌变风险骤增
3.多系统累及:可能伴发胃息肉、硬纤维瘤等
防治要点:
基因检测:直系亲属应尽早进行APC基因筛查
筛查周期:携带者12岁起每年肠镜,20岁后每6-12个月复查
饮食管理:限制红肉摄入,补充膳食纤维及维生素D
生育干预:通过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阻断代际传递
【肿瘤防治周特别提醒】正值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专家呼吁:
1.早筛早治:40岁以上人群应将胃肠镜纳入体检,有家族史者提前至20岁
2.技术创新:超声内镜、放大染色内镜等技术可检出毫米级早期病变
3.全程管理:我院已开通"遗传性肿瘤门诊",提供基因检测-定期随访-微创治疗全链条服务
防治咨询热线:13451080821
早癌筛查预约通道: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门诊楼5楼消化内镜中心
义诊资讯
2025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我院将于4月23日在希望桥社区开展消化道早癌义诊,提供免费血清胃功能检测及胃肠镜预约优惠,让每个居民“好胃肠健康"”。
【科普贴士】
若出现便血、排便习惯改变、不明原因消瘦等症状,请立即就医。记住防癌口诀:"早筛早治是关键,家族病史莫隐瞒,健康饮食勤运动,定期胃肠镜保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