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媒体聚焦

【健康咸宁】“捂”还是“散”?正确处理小儿发热早知道

时间:2024-06-14    作者:     浏览次数:

“儿行千里母担忧,宝宝发热母忧愁”,相信每个宝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都有过宝宝发热的经历。家长往往缺乏正确处理的方式 ,导致发热儿童被迫接受不必要的检查和伤害 ,或反复求医寻求治疗,造成非必要性医疗资源的浪费 。今天节目中我们邀请到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儿科医生黄治,带大家一起了解如何正确处理小儿发热。

【健康咸宁】“捂”还是“散”?正确处理小儿发热早知道 (qq.com)

咸宁人民广播电台,23分钟

体温多少度是发热?

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即体温升高超出一天中正常体温波动的上限。临床工作中通常采用腋温≥37. 5℃或肛温≥38℃定义为发热。体温的异常应视为疾病的一种表现。

临床上按照体温高低将发热分为4类。以腋温为准,37. 5 ~ 38. 0℃为低热,38 . 1 ~ 38. 9℃为中度发热,39. 0 ~ 40. 9℃为高热,≥41. 0℃为超高热。

发热对机体有好处吗?

发热对机体的影响利弊共存,中等程度的发热可增强机体某些免疫细胞的功能,提高宝宝对病原体或肿瘤的防御能力,但持续高热可引发细胞变性坏死,甚至发热相关的细胞因子风暴,危及生命。所以,发热是“敌”是“友”,家长要区别冷静对待。

儿童急性发热,一般都有哪些原因引起?

儿童急性发热的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其中感染性疾病是引起急性发热最常见的原因。依据感染的病原可分为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非典型微生物感染、寄生虫感染等,其中以病毒和细菌感染最为常见。

儿童发热什么情况需要就医?

三个月以下的孩子只要发热,就建议及时就医。各年龄段的孩子只要连续发热超过3天,应及时就诊;如果出现频繁呕吐、腹泻、脓血便,或发生新发皮疹、或尿量减少,或呼吸增快甚至呼吸困难,或小婴儿出现烦躁不安,难于安抚,或述说某一部位持续疼痛,或出现腹部包块,或出现惊厥发作、意识障碍,都应立即就诊。其实判断孩子是否需要立即就医,最简单的方式是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比如孩子出现发烧、咳嗽后,但精神状态特别好,不影响日常生活,那么就可以在家对症治疗,并观察病情。如果孩子精神状态特别差,总是打蔫,想睡觉,体温下降了仍然精神不好,此时应立即就医。如果孩子年龄较小,精神差可能不容易被发现,此时家长如发现孩子有呻吟或脸色不好、脸色苍白、吐奶、纳奶减少甚至拒奶等情况,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发热会“烧坏脑子”或“烧成 肺炎”吗?

发热是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发热本身会导致神经系统损伤。但发热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特别是高热时,患儿可出现烦躁、谵妄、幻觉等,发热本身并不会加重疾病的严重程度,不能单以体温的高低来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有一部分肺炎、脑炎患儿都是以发热作为首要症状就诊时确诊,而不是因为发热导致脑炎、肺炎。

发热宝宝一定要使用退热药吗?发烧的宝宝可以吹空调嘛?

不是所有发热的宝宝都必须使用退热药,在体温未达到38.2℃或宝宝精神状态较好时,我们可以采用一些物理方法来帮助宝宝降低体温,如温水外敷儿童额头、贴退热贴、温水浴,或减少穿着的衣物等,这些方法都可以带走身体的热量,使发热儿童感到舒适。有些家长会采用酒精擦浴等方法降温,但这些方法会明显增加患儿不适感,导致宝宝寒颤、起鸡皮疙瘩、哭闹等,并且宝宝皮肤黏膜薄弱,有加速酒精吸收的可能,临床护理并不推荐使用。当宝宝体温≥ 38.2℃伴明显不适时,可采用退 热药物治疗,所以我们是依据发热是 否造成了宝宝不适,而不是以单纯的体温高低,决定是否使用退热药。

宝宝多大可以使用退热药?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2月龄以下的婴儿禁用解热镇痛药。高热宝宝需要使用退热药时应充分评估宝宝情况,一般当2月龄以上儿童体温≥ 38.2℃伴明显不适时,可采用退热剂。2月龄及以上的宝宝推荐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如泰诺林),6月龄及以上的宝宝推荐使用布洛芬(如美林)。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可以合用或交替使用吗?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作用原理基本一致,都是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而起到退热作用,两药联合使用有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相对于单独用药在体温管理方面获益甚微。各国儿童退热药使用指南均不推荐两药联合或交替用于退热治疗。

退热药和复方感冒药可以合用吗?

复方感冒药可能含有和退热药相同的药物成分,有重复用药的风险,甚至有可能造成药物过量,因此这两类药物应避免联合使用。切忌在孩子高热时,家长因为心急让孩子同时口服两种甚至多种含有解热镇痛药物成分的药物,药物能否联合使用,应该听取儿科医生的专业意见。

退热药能预防宝宝热性惊厥的发生吗?

热性惊厥通常发生在发热24h内或出现发热之前短时间内,尤其是体温快速上升期,多数在超过38.0℃时出现。在热性惊厥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由发热性疾病或感染性疾病产生的大量细胞因子,而不是发热本身,刺激未成熟脑导致了热性惊厥发生。

目前绝大多数研究证据表明,解热镇痛药不能防止热性惊厥发作,也不能降低热性惊厥再发的风险。

如果发生了热性惊厥家长该怎么做?

单纯性热性惊厥大多数呈短暂的单次发作,2~3min可自行缓解,不必急于使用止惊药物治疗。应保持环境安静,禁止喂水或喂食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跌落或受伤;勿刺激患儿,切忌掐人中、撬开牙关、按压或摇晃患儿导致进一步伤害;抽搐期间分泌物较多,可让患儿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清理口鼻腔分泌物,避免窒息;同时监测生命体征、保证正常心肺功能,必要时吸氧,建立静脉通路。

妈妈提问

儿童发热时需要使用消炎药吗?

抗生素如头孢、青霉素类的就是我们说的消炎药,大多数儿童急性发热是病毒感染所致,无需使用抗菌药物。明确存在细菌感染的发热儿童,可以使用抗菌药物。可以通过完善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占优势,CRP升高考虑存在细菌感染时使用抗生素。

黄医生解答

Q

高热时输液是否使疾病好得更快?有没有“退烧针“打?

A

高热时输液不一定使疾病好得更快。多数情况下,发热患儿不需要输液治疗,是否进行输液治疗,取决于病情及诊断,与体温高低无直接关系。急性发热患儿输液治疗的指征主要包括:

(1)存在严重细菌感染或菌血症的高风险,需要静脉输入抗菌药物;

(2)明显脱水,需要静脉补液纠正,或存在脱水表现,无法口服补液;

(3)存在明显电解质紊乱,需要静脉补充或纠正;

(4)存在休克或其他危重情况。如不存在上述情况,患儿一般状况良好,不需要输液治疗。常规输液治疗本身也不能降低体温。

所谓的“退烧针”,其实就是我们说的糖皮质激素,使用激素确实能提高机体对内毒素的耐受能力,抑制炎症所产生的毒性物质的释放,能很好地降低体温,可以说是控制体温的“灵丹妙药”。但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会降低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 给细菌、病毒以可乘之机,还有掩盖病情的可能,甚至有诱发和加重消化性溃疡的可能,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也是不利的,所以不要盲目加用糖皮质激素作为退热药。

健康咸宁

儿童发热是常见的儿科症状,家长应了解发热的原因、症状、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以便在孩子出现发热时能够正确应对。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预防原发病、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注意锻炼、合理饮食以及增减衣物等方式,都是预防儿童发热的有效措施。同时,面对儿童发热,家长应保持冷静,不要过度恐慌,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治疗,确保孩子健康成长。

专家介绍

黄治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儿科住院医师,曾于十堰市太和医院儿童医疗中心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3年,能熟练诊治儿童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如儿童呼吸、消化、感染性疾病的诊治,以及危急重症的识别与诊治。